“要積極配合巡察組開展工作,按要求及時提供相關材料,把巡察當成一次促進工作、提高水平的機會。”十一屆東風區委第十輪巡察啟動后,在巡察組進駐被巡察單位前,東風區紀委監委第一派駐紀檢監察組以座談和個別談話等方式,督促被巡察單位提高政治站位,為巡察組進駐做好“暖場”。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張巍同志在佳木斯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市紀委常委會議精神,東風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巡察+派駐”的監督模式,充分發揮巡察“體檢”作用和派駐“前哨”優勢,形成疊加效應,切實提升監督質效。
▲圖為東風區紀委監委第一派駐紀檢監察組向區委第一巡察組介紹被巡察單位情況
“進駐前,我們與派駐紀檢監察組進行了對接;進駐后,我們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切入,這才沒幾天就發現了21個問題……”對于派駐紀檢監察組的提前“預熱”效果,東風區委第一巡察組組長劉萬紅感慨道。
第十輪巡察進駐前,東風區紀委監委積極推動派駐監督和巡察監督的融合貫通,通過采取派駐紀檢監察組和巡察組面對面對接信息、手遞手交流情況、分析被巡察單位的行業特點和廉政風險點,形成1加1大于2的監督疊加效果。巡察組進駐后,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摸清情況、發現問題、找準癥結。
“都說派駐是‘常駐不走’的巡察組,督促被巡察單位整改,咱們派駐紀檢監察組是主力。”對于巡察之后的整改監督工作,東風區紀委監委第二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劉雨森這樣理解。
▲圖為東風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與區委巡察機構共同分析被巡察單位的行業特點和廉政風險點
為確保本輪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做好做足,東風區委巡察機構與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預先建立了巡察派駐聯席會議和雙向反饋等機制,把巡察發現問題、派駐督促整改問題統籌銜接,形成互為補充的整改監督鏈條,為抓好被巡察單位整改落實做足“功課”。
“既用好‘老招數’,也探索‘新打法’,東風區紀委監委將進一步推動巡察和派駐監督的融合貫通,充分發揮兩種監督的疊加作用,不斷將政治監督引向深入。”東風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袁鴻鈞說。